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简称“食药物质”)
食物按性来区分,有温热凉寒四性。
食物按照味不同,有酸苦甘辛咸五味。
1994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4批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2012年公示: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实、花椒、红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黑枣、酸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橘红、桔、益智仁、荷叶、菜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子、葛根、黑芝麻、胡椒、槐花、蒲公英、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2014年新增15种:人参、山银花、玫瑰花、夏枯草、当归、西红花、芫荽、松花粉、粉葛、油松花粉、布渣叶、山奈、草果、姜黄、荜。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可作药食两用。
2018年新增9种:党参、肉苁蓉、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天麻、山茱萸、杜仲叶。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可作药食两用。
2020年9种,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党参、肉苁蓉等9种物质试点工作。
以下摘自施仁潮的《养生食材300种》
热性食物
辣椒 肉桂 高良姜 棉籽油 鹿血 荜苃
温性偏重的食物,吃了容易上火,通常也视作热性的,羊肉、韭菜、葱、姜、大蒜 。不温不凉的食物是平性。
温性食物
面食豆类: 糯米 高粱 白扁豆
蔬菜类: 洋葱 韭菜 葱白 芥菜 大蒜 韭菜籽 南瓜 淡菜 红曲 生姜 花椒 红糖 八角茴香 广藿香 小茴香
水果类: 杏 杨梅 桃 樱桃 荔枝 石榴 椰子 山楂 木瓜 龙眼肉 佛手
肉类: 猪肚 猪肝 火腿 羊肉 羊肾 鹿肉 鹿筋 鹿胎 鸡肉 海参 对虾 鲍鱼 带鱼 鲢鱼 草鱼 鳝鱼
菌类: 平菇
花卉类:芦荟 桂花 茉莉花 丁香 玫瑰花
坚果: 核桃肉 栗子 松子 苦杏仁
中药类:槟榔 白芷 肉豆蔻 大枣 益智仁 橘皮 薤白 覆盆子 人参 当归 肉苁蓉 黄芪 杜仲叶 山茱萸
其他:酒 菜籽油 豆油 醋 刀豆 沙棘 砂仁 香橼 橘红 黄芥子 紫苏子 松花粉 松油 草果 姜黄
凉性食物
动物类:猪肤、鸭肉、兔肉、鸡蛋、鸭蛋、青蛙、蛤士蟆等食物,
植物:有小麦、大麦、荞麦、粟米、薏苡仁、绿豆、豆腐、芹菜、苋菜、菠菜、黄花菜、莴苣、菱肉、油菜、萝卜、冬瓜、丝瓜、茄子、枸杞头、马兰头、苜蓿、荠菜、等、
真菌类:猴头菇等食物;
水果类:有梨、枇杷、橘子、罗汉果、苹果、草莓等食物,
调料类:亦有芝麻油等食物。
寒性食物
动物类:猪肠、猪髓、螺蛳、田螺、蛏、黑鱼、河蚌、河蟹、蜗牛
植物类:绿豆芽、黄豆芽、空心菜、茭白、竹笋、莼菜、莲藕、慈菇、黄瓜、苦瓜、苦菜、番茄、马齿苋、蒲公英、败酱草、鱼腥草、荸荠魔芋、芦根
真菌类:
水产类:紫菜、海带、牡蛎、蛤蜊
水果类:柿子、西瓜、甜瓜、柚子、猕猴桃、甘蔗、香蕉、桑棋
亦有食盐、酱油等调料类食物。
以下摘自施仁潮的《养生食材300种》
中药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有收、降、补、散、软的药理效用。中药学重要著作《本草备要》说:“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食物的五味也具有同样的效用。
医圣张仲景曾经说过:“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酸味食物有醋、番茄、马齿苋、赤小豆、橘子、橄榄、杏、枇杷、桃子、山楂、石榴、乌梅、荔枝、葡萄等。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虚劳汗出,泄泻,小便频多,滑精,咳嗽经久不愈,以及各种出血病证,均宜选食。但酸味固涩容易敛邪,使病证变得缠绵难愈。感冒汗出、急性肠炎泄泻、咳嗽初起等,治疗中多不用酸味药物,饮食上也当注意回避酸味食物。
苦味食物有苦瓜、茶叶、杏仁、百合、白果、桃仁等。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证、湿证。热证表现为胸中烦闷、口渴多饮水、烦躁、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的为实热,宜清热泻火,可选用苦瓜、茶;表现为午后潮热、两颧潮红、咳嗽胸胁作痛的为虚热,宜养阴降火。湿证表现为四肢浮肿、小便短少、气短咳逆的,宜燥湿,可选用白果。苦味清火,易伤胃气,不宜多吃,尤其脾胃虚弱者更宜谨慎。
辛味食物有姜、葱、大蒜、香菜、洋葱、芹菜、辣椒、花椒、茴香豆豉、韭菜、酒、肉桂等。
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多用于治疗感冒表证及寒凝疼痛。遇感冒、寒性疼痛,食用辛味食物有辅助治疗的效果。同是辛味食物,有属于热性的,也有属于寒性的。生姜、葱,辛而热适宜于恶风寒,骨节酸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感冒豆豉辛而寒,适宜于身热,怕风,汗出,头胀痛,咳痰稠,口干咽痛苔黄,脉浮数的风热感冒。辛味食物大多发散,易伤津液,食用时要防止汗出伤津。
甘味食物甚多,有莲藕、茄子、番茄、茭白、萝卜、丝瓜、马铃薯荠菜、黄花菜、南瓜、胡萝卜、白菜、芹菜、冬瓜、黄瓜、豇豆、黑大豆、黄豆、薏苡仁、荞麦、高粱、龟肉、鳖肉、鲤鱼、鲫鱼、田螺、虾、羊肉、鸡肉等。
甘即甜,甘味有补益和中、缓和拘急的作用,可用作治疗虚证。头晕目糊,少气,懒于讲话,疲倦乏力,脉虚无力,为气虚证,宜补气;身寒怕冷,蜷卧嗜睡,为阳虚,宜补阳;腹痛,筋脉拘急,为虚寒,宜温寒,均可选用甘味食物。气虚的可选用牛肉、鸭肉、红枣等有补气作用的食物,阳虚的可选用羊肉、虾等有温阳作用的食物。甘味有壅阻、助湿的可能,胃口差者不宜多食。
咸味食物有盐、紫菜、海带、海蜇、海参、猪肉、大麦等。
咸味有软坚散结、泻下、补益阴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病、痰核、痞块、热结便秘、阴血亏虚等病证。在治疗用药的同时,合理选用威味食物,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在甲状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常配合海带、海藻,咸以软坚,帮助软化肿块。民间将食盐炒热,用布包裹,熨脐,治疗寒性腹痛,也是中医“咸以软坚”理论的实际应用。从保健要求来说,应少咸多淡,盐尽量少一点,饮食尽量淡一些。盐的主要成分的是Na*,大量的Na进入体内会影响内分泌调节,增加血管抵抗力,引起高血压,进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