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电路电工 电力系统分析 高电压技术 安全事故 电子技术 计算机 网络通信 机械传动 油务化验 企业管理 素质教育 技能大赛 | ||||||||||||
电气设备 电机 变压器 开关电器 互感器 电容器 避雷器接地 母线绝缘子金具 二次设备 低压电器 仪器仪表 工器具 材料耗材 | ||||||||||||
电力场景 传统发电 风电场 光伏电站 储能电站 变电站 换流站 直流 架空线路 电缆线路 配电网 电力用户负荷 电力系统自动化 | ||||||||||||
电力岗位 设备制造 招标采购监造 勘测设计 安装 调试 验收运维检修 状态监测 状态评价 认证认可 质检监理 信用 电力营销 节能环保 带电作业 概预决算 | ||||||||||||
核心模块 标准 术语 定律公式 教育培训 人才测评 人才招聘交流 技术服务 电力科普 图片视频 3D交互游戏 教学模型 电力情景剧 新闻新技术 |
国家能源局
告公
2018年 第16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光伏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 204 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32项、电力标准(DL)172 项,现予以发布。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 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5)283号)要求,由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认真总结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与验收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
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基本原则、工厂验收、现场验收。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建议寄送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韶东路398号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信通部,410004),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昣阄本标准参编单位:1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四川省电力有限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国网河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同济大学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冷华 朱亮 唐海 朱吉然 陈超强 沈兵兵 杜红卫 赵江河 张波 邵志敏 刘海峰 龚汉阳 张志丹 张帝 郭文明 刘定国 江岳 方庆 周动 龚方亮 房牧 孙勇贺翔 郑毅 姜新凡 杨阜 陈榕清 黄俊清 张海文 牟龙华 孙健 韩經
本标准主婴审査人;刘健 吴琳 刘东 黄健 陈宜凯 于力 赵风青 马君华 朱卫平
目 次
前言.......................................................................皿
1总则.....................................................................1
2术语.....................................................................2
3缩略语..................................................................3
4基本规定...............................................................4
5工厂验收...............................................................5
5.1工厂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及环境..............................5
5.2配电主站工厂验收内容及要求.............................5
5.3配电终端(子站)工厂验收内容及要求................9
5.4工厂验收结论....................................................10
5.5工厂验收文件....................................................11
6现场验收.............................................................12
6.1现场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及环境............................12
6.2配电主站现场验收内容及要求............................12
6.3配电终端(子站)现场验收内容及要求...............13
6.4现场验收结论...................................................13
6.5现场验收文件 ..................................................13
附录A验收测试内容及大纲模板..............................15
附录B偏差、缺陷索引表及偏差、缺陷记录报告.......38
附录C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测试方法.......................42
本规范用词说明...................................................48
引用标准名录......................................................49
附:条文说明......................................................51
Contents
Preface……...............................................................................................................................................................III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2
3 Basic principles….....................................................................................................................................................3
4 Abbreviations..........................................................................................................................................................4
5 Factory acceptance test……......................................................................................................................................5
5.1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for factory acceptance test……....................................................................................5
5.2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of factory acceptance test or master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5
5.3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of factory acceptance test for remote terminal unit (slave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9
5.4 Conclusion of factory acceptance test…............................................................................................................…10
5.5 Files of factory acceptance test….....................................................................................................................…11
6 Site acceptance test.........................................................................................................................................……12
6.1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 for site acceptance test…….......................................................................................12
6.2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of site acceptance test for master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12
6.3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of site acceptance test for remote terminal unit (slave statio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13
6.4 Conclusion of site acceptance test…….................................................................................................................13
6.5 Files of site acceptance test……..........................................................................................................................13
Appendix A Acceptance test content and outline template……....................................................................................15
Appendix B Index tables and record reports for deviation and defect…….....................................................................38
Appendix C Acceptance test method for distributionautomotion system.......................................................................42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48
List of normative standards……..................................................................................................................................49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51
1 总则
1.0.1 为有效指导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规范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工作,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中应遵循的技术要求。
1.0.3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及改造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验收,涵盖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以下简称“配电主站”)、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配电自动化子站[以下简称“配电终端(子站)”]、通信系统。
1.0.4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过程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工厂验收factory acceptance test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生产厂商自验收后,在出厂前所进行的验收检验。主要检验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工厂模拟测试环境下是否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包括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设备的验收检验。
2.0.2现场验收site acceptance test
在完成系统现场安装调试后开展的验收检验。主要检验配电自动化系统在现场运行环境下是否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全系统是否满足试运行的条件,包括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通信系统的验收检验。
2.0.3差异difference
系统软硬件配置、基本功能及性能指标与技术规范、技术合同所列条款之间存在不符合的项目。
2.0.4 缺陷 defect
不满足技术规范、技术合同所列基本功能和性能指标,影响系统稳定运行且必须得到修正后系统才能投运的差异。
2.0.5偏差deviation
不满足技术规范、技术合同所列基本功能和性能指标,且不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可在系统运行后处理的差异。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三遥:遥信、遥测、遥控。
DTU:站所终端(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
EMS: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system)。
FTU:馈线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
PMS:生产管理系统(productionmanagementsystem)。
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
acquisition)。
TTU:配电变压器终端(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
4基本规定
4.0.1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包括工厂验收、现场验收两个环节。
4.0.2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对象包括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及通信系统等(参见附录A),配电终端盖DTU、FTU和 TTU 等。
4.0.3 被验收单位应提供验收测试大纲及验收技术文件等资料。
4.0.4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内容及指标应满足《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721-2013、《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DLT 814-2013、《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L/T1406、《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T 5709 的相关要求。
4.0.5 验收单位应记录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和偏差(参见附录B),依据验收环节中的偏差、缺陷情况给出验收结论。
4.0.6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测试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采用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法(参见附录C),使用检验合格且有效的测试仪器和工具,并做好验收测试记录。
4.0.7 被验收单位应提供具备信息安全测试资质的机构出具的安全防护测试报告,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4号第14号)和《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国能安全(2015)36号)的要求
5工厂验收
5.1 工厂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及环境
5.1.1 被验收单位已完成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的制造,通过自检验,并提供自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
5.1.2 被验收单位宜采用工程项目中的设备搭建测试环境,开展配电终端(子站)工厂验收宜搭建模拟配电主站联调环境,若有无线通信终端,宜搭建无线通信测试通道。
5.1.3 被验收单位应将配电主站所有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在工厂条件下安装调试完成,宜导入配电自动化建设区域内实际图形、模型,完成测试相关的参数配置。
5.1.4 被验收单位按照附录A准备好工厂验收测试大纲及工厂验收技术文件。
5.1.5 配电自动化系统工厂验收测试包括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5.2 配电主站工厂验收内容及要求
5.2.1 配电主站功能测试应包括软硬件核查、公共平台服务功能测试、配电 SCADA 功能测试、馈线故障处理功能测试、系统交互应用测试和扩展功能测试。
5.2.2 软硬件核查应根据技术合同所列的所有软硬件设备清单,对设备和配件的型号、外观、数量逐项清点确认,设备的型号和数量应与设备清单一致,外观符合要求,为全新生产的设备,设备序列号(出厂编号)唯一、有效。对软件功能进行逐项核对,软件模块的数量、功能应与功能清单一致,软件版本应为现场应用最新版本。
5.2.3 公共平台服务功能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数据库管理:对数据库开展数据维护、数据同步、离线文件保存、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测试配电主站的数据库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
2 系统建模:通过导入标准的配电网图模或本系统自建图模,测试配电主站图模一体化、全网模型拼接与子模型抽取、模型校验、设备异动管理、图模发布等功能。
3 多态多应用:通过配电主站在实时态、研究态、未来态之间切换,对多态模型切换、同步、维护、配置功能进行验证,对红黑图应用、网络重构等应用进行测试。
4 权限管理:对不同用户、角色及权限进行定义和配置,通过不同用户账号登录和查看的方式对所定义的责任区和权限进行测试。
5告警服务及信息分流:通过实际配电终端或模拟器产生遥信变位、越限告警等事项,测试配电主站的告警功能。
6 系统配置及运行状态管理:通过系统进程、节点配置和操作,测试网络相关节点状态监视、软硬件功能管理、状态异常报警等功能。
7 人机界面:通过查看系统界面,对系统参数设置、界面操作、图形窗、交互操作等功能进行测试。
8 协同管控:通过生产控制大区、管理信息大区配置和操作,对系统分区权限管理、数据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等协同管控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系统跨区业务流程统一管理、跨区图模和运行数据同步功能。
9 Web发布:通过系统查看和数据同步,测试配电主站图形模型发布、数据同步、Web 发布等功能。
5.2.4 配电 SCADA 功能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1.配电数据采集、处理及记录:查看配电主站中终端接入告警界面、前置通道,测试配电主站数据采集、处理、记录等功能。
2 操作与控制:通过人机界面进行遥控、人工置数、挂牌、告警闭锁等操作,测试配电主站的操作与控制功能。
3 网络拓扑着色:通过人工置数、遥控操作或模拟配网拓扑结构变化,测试配电主站的网络拓扑着色功能。
4 事故/历史断面回放:通过对事故/历史数据断面进行回放,测试配电主站事故或特定事件反演功能。
5 对时:通过外部时钟对配电主站对时,配电主站对配电终端(子站)对时,测试系统对时功能。
6 终端管理:通过实际配电终端或模拟终端接入方式,验证配电主站对于配电终端参数设置、远程管理等功能。
5.2.5 馈线故障处理功能测试应通过模拟故障信息注入配电主站,测试主站对线路故障判断与定位、隔离,对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的能力。
5.2.6 系统交互应用测试:测试配电主站与 GIS 系统、EMS 系统、PMS 系统、故障抢修指挥系统交互的设备参数、图模数据、运行数据、故障及停电信息等,以及配电主站对外提供网络拓扑、运行数据等交互应用功能,交互内容应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DL/T 814-2013中7.2的规定,信息交互接口标准宜遵循《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第1部分:接口体系与总体要求》DL/T 1080.1中接口参考模型(interfacereferencemodel,IRM)的要求。
5.2.7 扩展功能测试:通过配电终端接入、模型导入、遥控等操作,根据扩展功能配置情况测试配电主站网络拓扑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与控制、配网仿真与培训等功能。
5.2.8 配电主站性能测试应包括系统指标测试、配电主站指标测试和连续运行测试。
5.2.9 系统指标测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冗余性:分别热备和冷备启动备用节点、进程,计算主备切换时间,验证系统几余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计算机资源:分别在配电网正常状态、事故状态下统计配电主站网络节点平均负载率,验证资源占用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主站(系统)节点性能:通过工作站接入和前置模拟接入的方式验证系统最大可接入工作站数量、最大可接入配电终端、最大可接入实时数据的能力,测试配电主站节点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生产控制大区、管理信息大区数据同步:在模拟测试环境下,分别测试配电主站生产控制大区、管理信息大区信息跨越正向、反向物理隔离时的数据传输时延,验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 画面调用响应时间:在调控工作站上,随机打开图形文件记录画面调用响应时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系统采集控制性能:通过实际配电终端接入配电主站,记录配电终端上传状态量、模拟量,配电主站开展遥控操作,测试系统遥测综合误差、SOE分辨率、遥控输出时延等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 综合性能:宜在模拟测试环境下,测试配电主站单服务器节点带载能力、黑启动(自恢复)时间以及配电网事故情况下雪崩数据的处理能力。
5.2.10 配电主站指标测试应包含以下内容:
1 配电 SCADA 指标测试:通过实际配电终端或模拟终端方式接入配电主站,验证配电主站接入实时数据、终端量、接入控制量均应满足设计容量,测试配电主站实时数据接入时延、事故推画面响应时间、拓扑着色时延是否满足要求。
2 馈线故障处理功能:模拟多条馈线故障同时发生,测试配电主站是否能正确进行故障研判、定位以及隔离、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等处理;模拟单条馈线故障,验证其故障研判至推送故障隔离策略的时间应满足要求。
3 单次转供策略分析耗时:选择多联络线路进行负荷带载模拟,分析负荷转供策略,测试转供策略推出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5.2.11 连续运行测试:在72h连续运行测试期间,宜定时进行相关功能及性能选项测试;运行期间不应出现系统崩溃、应用服务非人工切换、节点不同步等问题。
5.3 配电终端(子站)工厂验收内容及要求
5.3.1 配电终端(子站)功能测试应包括硬件核查、数据采集、数据传输、远方控制、安全防护、维护与当地显示、故障检测等其他功能。
5.3.2 硬件核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各配电终端设备、插件、配件型号和数量应与设备清单一致,标识及铭牌应正确、清晰,设备序列号(出厂编号)唯一、有效,外观符合要求。
2 核查屏柜、端子板、操作面板、布线等制造工艺及结构,应满足设计要求。
3 后备电源接线紧固并固定牢靠,外观无胀鼓、漏液。
5.3.3 数据采集:通过向配电终端(子站)施加电压、电流,模拟状态量接入等方法,测试其模拟量和状态量采集功能。
5.3.4 数据传输:通过与模拟配电主站远方通信、与下级智能设备(如:智能电表)通信等方法,测试其系统通信、对时、加密认证、电能量转发等数据传输功能的正确性。
5.3.5 远方控制:通过模拟主站下发控制指令的方式,测试配电终端开关分合闸、电池活化等控制功能。
5.3.6 安全防护:通过配电终端(子站)接入配电主站方式,检验配电终端(子站)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功能,测试抵抗信息侵入和数据篡改的安全防护能力。
5.3.7 维护与当地显示:通过模拟配电主站下装、召唤参数方式,检验配电终端(子站)参数的修改、上送功能。模拟通信异常硬件故障等测试配电终端(子站)当地异常显示及设备自诊断、自恢复功能。
5.3.8 故障检测:通过注入故障电压、电流信号,测试配电终端(子站)故障信息研判、故障事件记录上传及故障隔离能力。
5.3.9其他功能:通过配电终端(子站)注入模拟量,接入开关量等方式,测试配电终端(子站)重合闸、就地馈线自动化、合环功能、配电变压器调压调容、三相不平衡告警、模拟量实时统计等功能。
5.3.10 配电终端(子站)性能测试应包括模拟量采集精度、状态量输入及防抖性能、允许过量输入能力和连续运行性能。
5.3.11 模拟量采集精度:对于配电终端(子站)电压、电流和功率采集精度的测试,按《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630-1997中5.4.3的规定进行,设备各模拟量采集精度应满足《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721-2013中4.5.1的规定。
5.3.12 状态量输入及防抖性能:将状态信号模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配电终端(子站)遥信输入端,测试配电终端状态量输入功能及遥信防抖、SOE分辨率等性能,遥信防抖时间及事件记录分辨率应满足《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721-2013中4.5.2的规定。
5.3.13 允许过量输入能力:对于配电终端(子站)连续过量输入能力及短时过量输入能力的测试,按《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IT 630-1997中5.4.5的有关规定进行,设备允许过量输入能力应满足 DL/T 721-2013 中 4.5.1 的相关规定。
5.3.14连续运行性能:配电终端(子站)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连续通电 72h,在72h期间每8h按照4.3.11和4.3.12的测试内容进行抽测,测试结果应满足 DL/T 721-2013 中 4.5 的相关规定。
5.4 工厂验收结论
5.4.1 厂验收测试结束后,验收单位应编制工厂验收报告,形成工厂验收结论,验收结论应由验收单位和被验收单位共同签署。
5.4.2 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在工厂验收环节无缺陷项目且偏差项汇总数不超过验收方与被验收方的约定值,即通过工厂验收。
5.5 工厂验收文件
5.5.1 工厂验收技术文件,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1 技术规范书、技术合同等。
2 配电主站技术文件:系统说明书、系统硬件合格证书、设备清单等。
3 配电终端(子站)技术文件:设备型式试验报告、设备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书、设备清单等。
5.5.2 工厂验收报告,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工厂验收测试记录。
2 工厂验收偏差、缺陷记录。
工厂验收结论。
6.3 配电终端(子站)现场验收内容及要求
6.3.1 配电终端(子站)现场验收测试应包括硬件核查、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6.3.2 硬件核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配电终端(子站)设备本体标识及铭牌、电源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标识应齐全、标准、清晰、正确。
2 配电终端(子站)后备电源接线紧固并固定可靠,外观无胀鼓,漏液。
3 配电终端(子站)现场安装后,设备本体、插件及屏体接地良好,接线及标识正确:工作电源及防雷抗干扰情况良好。
6.3.3 功能测试:采取抽测方式,按照 4.3.3~4.3.9 分别对配电终端(子站)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测试配电终端(子站)功能应满足《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IT 721-2013 的相关要求。6.3.4 性能测试:采取抽测方式,按照 4.3.11~4.3.14分别对配电终端(子站)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测试配电终端(子站)性能应满足《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721-2013的相关要求。
6.4 现场验收结论
6.4.1 现场验收测试结束后,验收单位应编制现场验收报告,形成现场验收结论,验收结论应由验收单位和被验收单位共同签署。
6.4.2 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及通信系统在现场验收环节无缺陷项目,且偏差项汇总数不超过验收方与被验收方的约定值,即通过现场验收。
6.4 现场验收结论
6.4.1 现场验收测试结束后,验收单位应编制现场验收报告,形成现场验收结论,验收结论应由验收单位和被验收单位共同签署。
6.4.2 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及通信系统在现场验收环节无缺陷项目,且偏差项汇总数不超过验收方与被验收方的约定值,即通过现场验收。
6.5 现场验收文件
6.5.1现场验收技术文件,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
1工厂验收文件
2 与现场安装一致的图纸/资料。
3系统调试报告。
主站等级保护测评报告。
6.5.2 现场验收报告,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
1 现场验收测试记录。
2现场验收偏差、缺陷记录。
3现场验收结论。
附录A 验收测试内容及大纲模板
A.0.1 工厂验收测试(配电主站部分)应按照表A.0.1-1~表A.0.1-5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的性能及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中发现的每一项缺陷和偏差应分别填写缺陷记录索引表、缺陷记录报告和偏差记录索引表、偏差记录报告(参见附录 B)。
A02 工厂验收测试(配电终端 配电子站)?
A.0.3 现场验收测试(配电主站部分)应按照表A.0.1-1~表A.0.1-5分别对系统及配电主站的性能和功能等进行评价,评价中发现的每一项缺陷和偏差应分别填写缺陷记录索引表、缺陷记录报告和偏差记录索引表、偏差记录报告(参见附录 B)。
A.0.4 现场验收测试[配电终端(子站)部分)应按照表 A.0.4-1~表 A.0.4-3分别对配电终端(子站)性能及功能进行评价,评价中发现的每一项缺陷和偏差应分别填写缺陷记录索引表、缺陷记录报告和偏差记录索引表、偏差记录报告(参见附录 B)。
B.0.2 偏差记录报告
偏差记录报告
偏差编号:
测试项目:
偏差情况:
是否有佐证材料: 佐证材料编号:
偏差提出者: 提出日期:
偏差接受者: 接受日期:
计划改正日期: 实际改正日期:
偏差原因:
改正者:
验收单位代表(签字): 日期:
被验收单位代表(签字): 日期:
B.0.4缺陷记录报告
缺陷记录报告
缺陷编号:
测试项目:
缺陷情况:
是否有佐证材料; 佐证材料编号:
缺陷提出者: 提出日期:
缺陷接受者: 接受日期:
计划改正日期: 实际改正日期:
缺陷原因:
改正者:
验收单位代表(签字): 日期:
被验收单位代表(签字): 日期:
附录c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测试方法
c.0.1工厂验收测试方法(配电主站部分)
1测试环境搭建:
根据被验收产品特性,搭建配电自动化系统测试环境,利用配电终端模拟工具、馈线自动化注入测试工具、测试电脑及各种软件,搭建功能测试平台。
2.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是通过测试来检测系统或设备功能是否正常的方法。在测试中,将系统看作一个黑盒,在完全不考虑系统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对系统接口进行测试,只检查系统功能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系统是否能接收输入数据并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系统外部特性,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
3.模拟测试:
在模拟的环境下,验证被测系统或设备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范、技术合同的要求。目的是通过与系统的需求相比较,检验系统或设备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4.功能测试:
搭建模拟测试环境,根据合同确认的功能逐项测试,检查产品是否达到用户要求的功能。配电主站的功能测试内容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建模、馈线故障处理、多态多应用、网络拓扑分析、多态模型管理、状态估计、潮流计算、告警服务、解合环分析、负荷转供、负荷预测、系统运行状态管理、网络重构、配网调度运行支持应用等功能。
5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主要测试各种功能可以定量化的技术指标,通过配电终端模拟工具、馈线自动化注入测试工具、测试电脑等方式,模拟规定数量配电终端(子站)情况下,对配电主站的时间响应指标、接入容量指标、采集精度、计算机资源等内容开展测试,同时验证配电主站在应急情况下冗余容错能力,包括网络、数据库和采集系统的备份能力。
6 雪崩测试:
雪崩测试是为了测试模拟发生事故情况下,配电终端(子站)上送信息剧增时可能造成配电主站性能指标的影响。采用模拟终端接入的方式,模拟雪崩测试模型,确定固定时间内产生遥测变化、遥测越限、遥信变位数量,在测试过程中统计系统在雪崩情况下的CPU负载率、网络负载率,完成配电主站系统各项操作,要求系统能正常工作,事件记录完整,事件顺序记录能直实反映试验情况。
7 单网单机测试:
测试人员逐步将配电主站主要处理服务器、交换机各关闭一台,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一台交换机、一台主要服务器承担服务,测试系统在“单机单网”的极限事故状态下功能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8 黑启动测试:
黑启动测试是指在配电主站电源消失、所有设备均处于断电关机的前提下,检测配电主站设备开机至系统所有功能正常运行所需时间。黑启动包括全系统黑启动时间和最小运行方式黑启动。
全系统黑启动时间是指配电主站所有设备均处于断电状态,从所有设备开机至系统所有功能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在上述前提下,启动配电主站最小运行方式下所有设备(主要服务器、交换机、信息安防设备、工作站等设备各一台)至配电主站功能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称为系统最小运行方式黑启动时间。
9 馈线自动化测试:
通过数模仿真系统、故障模拟注入系统或配电终端(子站)接入等模拟方式,模拟主网自动化系统发送10kV馈线故障信号模拟10kV馈线上安装配电终端(子站)上送事故信息,模拟不同类型配电线路故障,测试配电主站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缺失情况、不同自动化程度、不同故障处理模式的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功能开展测试。
10互联测试:
利用模拟测试平台,连接配电主站与信息总线接口,通过功能测试验证配电主站接口通道的输入、输出的正确性,包括基本交换功能、跨区传输功能、管理与控制功能、信息安全等,对配电自动化信息交互相关的系统功能、服务接口及交互数据进行测试,检验其是否满足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模型要求。
II 72h连续运行测试:
配电主站系统连续运行72h,定时(如每隔24h)进行基本功能及性能测试,核查配电主站运行状态,不发生系统崩溃、应用服务非人工切换、死机等稳定性问题,不存在节点数据不同步问题或重大功能缺陷,检验配电主站在连续时间内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C.0.2 工厂验收测试方法[配电终端(子站)部分]
1 测试环境搭建:
根据被验收产品特性,利用电阻仪、耐压仪、继保仪、一次开关本体(或模拟开关本体)、测试电脑和软件,以及各种连接线等设备,搭建测试平台。
2 模拟测试:
在模拟的环境下,验证被测系统或设备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技术合同的要求。目的是通过与系统的需求相比较,检验系统或设备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3 功能测试:
在模拟的环境下,根据技术合同要求及功能测试用例,按测试方案逐项测试,检查产品是否达到用户要求的功能。通过负载测试,确定配电终端(子站)在工作负载下系统的功能良好。
4 接口测试:
利用模拟测试平台,通过电缆连接配电终端(子站)与开关本体的接口进行功能测试,验证配电终端(子站)各接口通道的输入、输出的正确性。
5 规约一致性测试:
配电终端(子站)出厂前应该进行通信规约一致性测试,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通信规约版本,对规约初始化、三遥功能、参数配置进行全面测试。
C.0.3 现场验收测试方法(配电主站部分)
1 配电主站机房检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检查配电主站设备安装位置,电源和网络接线、设备接地是否符合要求。
2 配电终端(子站)接入测试:
在配电主站配置配电终端(子站)参数、通信参数,检查配电终端(子站)应能正确接入。
3 功能测试:
在系统真实的环境下,根据合同确认的功能逐项测试,检查产品是否达到用户要求的功能。功能测试应是在终端(子站)均已接入的情况下开展测试,内容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建模、馈线故障处理、多态多应用、网络拓扑分析、多态模型管理、状态估计、潮流计算、告警服务、解合环分析、负荷转供、负荷预测、系统运行状态管理、网络重构、配网调度运行支持应用等功能。
馈线故障处理功能测试:
在系统真实运行环境下,通过故障模拟注入系统和配电终端(子站)接入的故障模拟方法,模拟不同类型配电线路故障,结合从EMS和配电终端(子站)等获取的故障相关信息,测试配电主站进行故障判断与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的能力。
5 安全测试:
配电主站部署正反向隔离装置、加密认证装置等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具备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防护措施。
C.0.4 现场验收测试方法【配电终端(子站)部分]
1 配电终端(子站)参数设置检查:
使用配电终端(子站)调试软件,检查配电终端(子站)设定的通信参数,电压电流门限值、告警参数、保护定值、加密等参数的设定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与配电主站一致。
2 配电终端(子站)遥信测试:
通过改变开关本体的遥信位置(开关位置、地刀位置、远方就地位置、储能位置等)实现,保证现场遥信位置与配电终端(子站)显示位置和配电主站系统显示位置一致。通过继电保护测试仪加入模拟故障量,模拟故障,配电终端(子站)和配电主站应正确显示故障信息,且现场应正确动作。
3 配电终端(子站)遥测测试:
通过继电保护测试仪给配电终端(子站)的电压/电流采样回路加入模拟量,记录标准值、配电终端(子站)显示值、配电主站显示值,偏差应符合精度要求。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大电流发生器从一次侧加模拟量。
4 配电终端(子站)遥控测试:
通过配电主站给现场配电终端下发遥控命令,配电终端(子站)及一次设备应正确动作。
5.配电终端(子站)对时测试
通过现场调试软件更改终端系统时间,然后现场进行遥信变位,配电主站下发对时命令后再次进行遥信变位,通过对比配电主站前后收到的变位信息时间,判断对时功能的可靠性。
6 双通道切换测试:
本项目仅针对光纤通信终端进行测试,一主一备的双光纤通道,断开主通道后配电终端应能自动通过备用通道与配电主站建立通信。然后断开备用通道,配电终端应能通过主通道与配电主站建立通信。
7 安全测试:
对系统安全防护进行测试,被验收单位应获得权威机构出具合格配电主站等保测评报告,并部署正反向隔离装置、加密认证装置等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具备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等安全防护措施
本规范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2)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DL/T5709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630-1997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 DL/T 721-2013
《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 DL/T814-2013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1部分:导则和一般要求》 DL/T890.1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第1部分:接口体系与总体要求》 DL/T1080.1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DL/T 14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DL/T 5781-2018
条文说明
制定说明
本规范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的技术需求,在总结国内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及验收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包括配电主站和配电终端(子站)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及环境、验收内容、验收结论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造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工厂验收和现场验收。
为了便于广大工程建设、工程验收、科研等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技术规范》编制组根据本标准的章、节和条顺序,编制了条文说明,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本规范规定的参考。
目 次
1总则.....................................................................54
2术语.....................................................................55
3缩略语..................................................................56
4基本规定...............................................................57
5工厂验收...............................................................58
5.1工厂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及环境..............................58
5.2配电主站工厂验收内容及要求.............................58
5.3配电终端(子站)工厂验收内容及要求................59
5.4工厂验收结论....................................................59
5.5工厂验收文件....................................................60
6现场验收.............................................................61
6.1现场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及环境............................61
6.2配电主站现场验收内容及要求............................61
6.3配电终端(子站)现场验收内容及要求...............61
6.4现场验收结论...................................................62
6.5现场验收文件 ..................................................62
附录A验收测试内容及大纲模板..............................63
附录B偏差、缺陷索引表及偏差、缺陷记录报告.......65
附录C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测试方法.......................66
1 总则
本节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给出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2 术语
本节列出了本规范中主要的术语。
2.0.1 针对工厂验收,生产厂商完成配电自动化系统生产、安装调试后,内部自行组织开展测试验收(即“自验收”),通过后方可申请被验收单位开展验收工作。
3缩略语
本章列出了本规范中的一些英文缩略语,按照英文缩写字母顺序排列,便于准确理解和使用。
4基本规定
4.0.1 本条款明确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的两个环节。
4.0.2本条款明确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的对象。
4.0.3 本条款规定了被验收单位应提供的资料。
4.0.4 本条款明确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过程中验收测试人员、验收测试仪器和工具应具备条件。
4.0.5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中配电主站功能、性能内容及指标应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DL/T814-2013的相关要求,配电终端(子站)功能、性能内容及指标应满足《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721-2013的相关要求。
4.0.6 验收单位应根据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和偏差情况对被验收配电自动化系统评价后给出验收结论。
4.0.7 考虑到配电自动化信息安全测试应为具备资质的信息安全测试机构开展,测试内容和要求应满足国家、行业对于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过程中,主要以查验安全防护测试报告、验证配电自动化系统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业务应用功能为主。
5.工厂验收
5.1 工厂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及环境
5.1.1 在工厂验收前,设备(系统)制造厂家应完成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的全部制造,并已按照《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T 721-2013、《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DL/T 814-2013对设备(系统)进行了全面功能、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应满足条件并提供自检验报告和合格证书。
5.1.2 被验收单位(设备制造厂家)应采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设备搭建测试环境,如果是对配电终端(子站)开展测试验收,则应按照实际工程项目中的主站系统条件搭建模拟主站系统,开展配电终端设备的联调测试;若涉及无线通信终端,还应按照模拟实际情况搭建无线测试环境。搭建的测试环境应最大程度和实际工程项目保持一致,确保满足现场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5.1.3 被验收单位(设备制造厂家)应在工厂验收测试时完成配电主站所有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软件系统的安装调试,并且与现场实际工程应用条件保持一致。同时,应将实际工程应用涉及的配电线路图形、模型导入到配电主站系统,按照现场条件设置好相应的电网参数。
5.2 配电主站工厂验收内容及要求
5.2.1 按照《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DL/T814-2013等关于配电自动化主站功能规范的标准规范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进行功能测试。按照配电自动化工程应用单位实际需求对配电主站基本功能和高级应用开展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并满足实际使用单位要求。对使用单位有具体需求和使用习惯的应在满足标准规范的条件下在工厂测试中进行更改完善。
5.2.6 系统交互应用测试,测试配电主站与GIS系统、EMS 系统、PMS 系统等交互的设备参数、图模数据、运行数据等,标准架构和接口方式宜满足《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1部分:导则和一般要求》DL/T 890.1、《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 第1部分:接口体系与总体要求》DL/T1080.1的要求。
5.2.8 按照配电自动化主站设计要求及配电自动化主站相关标准规范对配电主站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对配电主站运行时硬件设备的负载率以及正常运行时数据采集、交互和图形调用的性能指标。测试过程中配电主站系统不应出现不稳定、异常,甚至崩溃等现象,否则需进行整改并重新测试,满足要求后方可出厂。
5.3 配电终端(子站)工厂验收内容及要求
5.3.1 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对配电终端(子站)进行功能测试,包括硬件、外表、制作工艺等进行核对测试,对必备的功能进行测试,确保满足设计需求和使用单位的要求。测试不合格必须进行改造并重新测试合格后方能出厂。
5.3.10 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对配电终端(子站)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以及相关标准规范,测试不合格必须进行改造并重新测试合格后方能出厂
5.4工厂验收结论
5.4.1 根据工厂测试内容及测试结果对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的工厂测试进行测试报告编写、评价,对不满足出厂条件的项目应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测试。
5.5 工厂验收文件
5.5.2 整理工厂测试相关记录、文件,测试验收报告及技术文件应由验收单位和被验收单位双方确认签字,整理后统一归档。
6现场验收
6.1 现场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及环境
6.1.1本条款明确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现场验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6.1.2、6.1.3 主要描述了被验收单位在工程验收之前应该完成的工作,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配电通信系统均应满足现场验收的条件。
6.2 配电主站现场验收内容及要求
6.2.1本条款明确了配电主站现场测试的内容。配电主站现场测试应包括软/硬件核查、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核查及测试结果应最终形成配电主站现场测试报告。
6.2.2 硬件核查,对于采用云技术架构的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若采用公用的云平台资源,只需根据技术合同要求核实云平台提供的资源满足配电主站各项功能、性能要求即可。若采用专用的云平台资源,则需对技术合同所列的软硬件设备清单开展核查。
6.3 配电终端(子站)现场验收内容及要求
6.3.1~6.3.4 本条款明确了配电终端(子站)现场测试的内容。配电终端(子站)现场测试应包括硬件核查、安装工艺验收、功能测试及性能测试,并确保测试过程不影响现场设备正常运行,核查及测试结果应最终形成配电终端(子站)现场测试报告。
6.4 现场验收结论
6.4.1 本条款明确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现场验收的通过条件,针对现场验收不通过的被验收单位,提出后续整改要求。
6.4.2本条款明确了现场验收结论的形成过程及要求,验收单位应编制测试报告,并形成现场验收结论。
6.5 现场验收文件
6.5.1 本条款明确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现场验收文件的编制要求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子站)和配电通信系统验收文件应分别编制或提供,并分别明确所包含的技术资料文档。
6.5.2 主要描述了现场验收报告及文件的编制要求,明确了现场验收申请文件、技术文件及验收报告的基本内容,
附录A 验收测试内容及大纲模板
A.0.1 本条款对配电主站工厂验收中的测试大纲、具体内容及评 价格式进行了规范,其中:
1 配电主站平台服务中的协同管控功能是结合配电自动化 业务需求发展所提出的新功能,包括支撑平台协调管控和应用协 同管控。其中,支撑平台协调管控要求在生产控制大区统一管控 下,实现分区权限管理、数据管理、告警定义、系统运行管理等, 并支持配电 主站支撑 平台跨区业务流程统一 管理和跨区数据同 步;应用协同管控要求配电主站支持配电终端分区接入、维护, 共享配电终端运行 工况、配置参数、维护记录等信息,支持馈线 自动化在生产控制大区的应用、接地故障定位在管理信息大区的 应用,以及多重故障跨区协同处理和展示,同时支持管理信息大 区分析应用在生产控制 大区调用和结果展示。
2 配电主站S CADA功能中的事故反演主要是指《配电自动 化 系 统 技 术 规 范 》 D L / T 8 1 4 — 2 0 1 3 中 定 义的 事 故 / 历 史 断 面 回 放 ; 智能告警分析用于实现告警信息在线综合处理、显示与推理,支 持汇集和处理各类告警信息,对大量告警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和综 合/压缩,利用形象直观的方式提供全面综合的告警提示。
3 配电主站拓扑分析中的负荷转供主要是根据目标设备分 析其影响负荷,并将受影响负荷安全转至新电源点,提出包括转 供路径、转供容量在内的负荷转供操作方案,转供方案主要采用 拓扑分析法得出。
4 系统性能评价表中的站内时间分辨率状态量主要是指针 对单个远方终端站内事件分辨率。
A.0.2 本条款对配电终端工厂验收中TTU、FTU以及DTU的测
试大纲、具体内容及评价格式进行了规范,A.0.3 本条款对配电终端工厂验收中TTU、FTU 以及 DTU 的测试大纲、具体内容及评价格式进行了规范。A.0.4本条款对配电主站现场验收中的测试大纲、具体内容及评价格式进行了规范。
A.0.5 本条款对配电终端现场验收中TTU、FTU 以及 DTU 的检查项目、检查规范及验收记录格式进行了规范。
附录 B 偏差、缺陷索引表及偏差、缺陷记录报告
B.0.1~B.0.4本部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测试完成后,对测试存在偏差或缺陷的各个项目进行整理汇总,最终形成的偏差、缺陷记录索引表,并最终归入验收测试报告,装订成册。
附录C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测试方法
C.0.1~C.0.4 本部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中,工厂验收、现场验收中各项内容的具体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标准规程
设计手册
作业指导书
经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