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GB 38755-2019
3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3.1 总体要求
3.2 电网结构
3.3 电源结构
3.4 无功平衡及补偿
3.5 网源协调
3.6 防止电力系统崩溃
3.7 电力系统全停后的恢复
4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
4.1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储备标准
4.2 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
4.3 特殊情况要求
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
5.1 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的任务与要求
5.2 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
5.3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计算分析
5.4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计算分析
5.5 电力系统动态功角稳定的计算分析
5.6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计算分析
5.7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的计算分析
5.8 电力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分析
5.9 次同步振荡或超同步振荡的计算分析
6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管理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03 -2006
4 调度端部分
4.1 系统总体结构和与其他系统互联
4.2总体功能
4.3技术要求
4.4硬件设备选型和配置要求
4.5软件要求
5 厂站端部分
5.1 信息采集
5.2 远动系统
5.3 信息传输和通道
6 自动发电控制部分
6.1控制目标及方式
6.2调整容量和调整厂
6.3自动发电控制信息
6.4 调度端控制系统
7 机房及共他区域控制误差计算
附录
A(规范性附录)自动发电控制调整容量计算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 GB∕T 38969-2020
4 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
5 电源安排
6 电源的接入
7 系统间联络线
8 直流输电系统
9 送受端系统
10 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
11 电力系统全停后的恢复
12 继电保护
13安全自动装置
14 调度自动化
15 电力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