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 第1部分:导则 GB/T 35031.1-2018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 第2部分:主站功能规范 GB/T 35031.2-2018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 第3部分:子系统接口网关一般要求 GB/T 35031.3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 31960.1-2015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通信协议GB/T 31960.3-2015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4部分:子站功能设计规范GB/T 31960.4-2015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电力能效信息集中与交互终端技术条件GB/T 31960.6-2015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9部分:系统检验规范GB/T 31960.9-2016
电力能效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第10部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检验规范GB/T 31960.10-2016
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第1部分:技术导则 NB/T 42119.1—2017
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第2部分:主站系统技术规范 NB/T 42119.2—2017
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数据接口一般要求 GB/Z 32500-2016
智能电网用户端通信系统一般要求 GB/Z 32501-2016
低压电器通信规约 JB/T 10542-2006
3.1.
Modbus一种现场总线的工业自动化网络规范,基于使用RS485 总线为物理层的主从型现场总线。
3.1.3
DeviceNet一种位于设备层的现场总线,基于使用 CAN 总线为物理层的主从型及生产者/使用者模式的现场总线。它以面向用户协会成员开放的方式提供服务,并对产品的可互操作性等技术性能进行认证。
3.1.4
注:本标准仅涉及 Profbus-DP,以下简称Profbus-DP。
3.1.7
通信适配器communication adaptor
一种通信设备,对符合某一通信规约的设备进行协议转换后与其他现场总线系统通信。具有两个通信接口,分别符合相应的通信规约,使得设备可与不同的现场总线系统进行连接。
3.1.8
事件event 控制系统中发生的需要处理的情况
3.1.9
主从master/slave主从型是一种面向子站设备的现场总线通信模式,由一个主站来进行通信控制,一般以对各个子站的周期性轮询方式进行通信。发生事件的子站只有在被轮询到时才能向主站报告事件,面向事件的响应可能因轮询周期有较大时间延迟。
4.4.1
CAN 接口
芯片或微处理器直接带片上CAN接口。主要用于基于CAN规范的现场总线,如DeviceNet现场总线。